万通商务网
首页-百科词库

网络布线

网络布线,在需要扩容时,高密度配线架通过降低每次安装中要求的无源配线架的数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
网络布线

常见问题

1、为什么不能用网络的调试检验电缆的性能

不少用户对所安装的双绞线不进行认证测试,而是在网络调试过程中进行检验,当网络可以连通时就认为所安装的电缆是合格的。这种做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十分危险的。因为网络调试时网络的流量很低,此时用户感觉不到有问题,但当网络流量很高时,就可能很难上网的情况。网络调试可以连通并不表示该电缆符合安装标准,也不表示该电缆在网络正常运行时可以准确无误地工作。另外,目前大部分用户安装的是5类双绞线,运行的网络是10Base-T,但是10Base-T可以运行并不代表100Base-TX也可以运行。因此对安装的电缆是否可以支持高速信号一定要通过有关的认证测试才可以证明其性能,否则,当升级到高速网时,此时已经不可能或很难修复了。

2、什么是电缆的验证测试和认证测试?

电缆的验证测试是测试电缆的通断、长度、以及双绞线的接头连接是否正确等一般测试。验证测试并不测试电缆的电气指标。认证测试是根据国际上某个电缆标准来进行测试。它包括了验证测试的全部内容及标准测试电缆的指标如衰减、特性阻抗等。验证测试不能保证所安装的电缆是否可以通过高速的网络数字信号,例如10M或100M。只有通过了认证测试才能保证所安装的电缆可以支持10M或100M的信号。

3、电缆认证测试的标准或规范有哪些?

目前国际上用于现场安装电缆的认证测试标准主要有TIA/EIA-568和ISO/IEC 11801。前者主要用于北美洲,后者主要用于欧洲,另外,还有一些网络的标准对电缆也作出了一些规定。但对于现场安装的电缆的认证测试主要是采用上述两种电缆标准。测试标准(规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电缆链路的模型、测试方法、要求测试的参数(内容)以及测试限(参数的具体数值或方法)、对认证测试仪器的要求。

4、什么是TSB-67标准?

1995年以前,TIA 568A标准没有对现场安装的五类双绞线(UTP5或STP5)作出规定,越来越多的用户大量安装五类双绞线以适应高速网络的需要,用户需要对所安装的五类双绞线进行认证测试,为此TIA委员会于1995年10月公布了TSB-67标准,它是TIA 568A标准的一个附本,只适用于现场安装的五类双绞线的认证标准。

5、UTP电缆和STP电缆的特点是什么?

目前不少用户都在安装UTP5或STP5电缆之间进行选择时感到难以作出决定。很多用户只知道STP电缆比UTP电缆抗干扰性好,其实欧洲广泛使用STP电缆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防止电缆中传输的信号向外部辐射干扰其它电气设备。UTP电缆价格比STP电缆价格便宜,安装与维护简单,而其抗干扰性不如STP电缆。STP电缆价格比UTP要贵,而且对安装施工的要求较高,所以施工费用比UTP要贵,同时维护也不如UTP简单。STP的抗干扰性比UTP好,但STP的屏蔽层必须是连通的。如果屏蔽层出了问题,比如接地不良或开路,其后果是适得其反。目前还没有标准和方法用于在现场检测屏蔽层的效果,即在现场不能定量地说明STP电缆的性能。

6、什么是电缆链路(Link)?

所谓电缆链路是指一个电缆的连接,包括电缆、插头、插座或者还包括跳线架、耦合器等。不同的标准规定了不同的链路,即测试的模型,比如TSB-67规定了基本链路(Basic Link)、通道链路(Channel)。特别强调的是链路不等于电缆,电缆只是链路中的一部分,如果希望所安装的电缆系统可以支持100MHz的带宽,应该是链路达到这种能力而不只是电缆。

7、什么是超五类双绞线以及其应用?

超五类双绞线是一些电缆生产厂商最近推出的用于局域网的双绞线。这些厂商声称这种超五类线可以支持300MHz或更高的信号传输频率。这些超五类线是否可以 达到其厂商所声称的频率指标姑且不论,它在实际的应用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①、目前的局域网最高的传输频率没有超过100MHz,100Base-TX这种比较新 的快速以太网也没有超过100MHz的传输频率,所以在近期还没有看到其实际的应用在哪里。

②、电缆不同于链路,电缆可以达到300MHz的传输频率,但不等于链路也可以达到如此高的频率。因为链路是由电缆、插头、插座甚至耦合器、配线架构成的。如果要获得超五类的链路,必须保证链路中所有的元件都要达到超五类的标准。只有电缆为超五类而链路达不到超五类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③、目前对安装的超五类链路,还没有办法在现场对其进行认证测试,也就是说目前没有标准在现场测试这些高速电缆的实际性能。既然没有办法来检查所安装电缆能否达到超五类的性能,也就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实际的投资。

8、什么是阻抗异常(Impedance Anomaly)

阻抗是电缆的一种电气指标,在电缆中应该是一个常数。如果沿电缆的阻抗不是一个常数,在发生阻抗变化的地方就会产生反射。Fluke公司的DS100和DS2000使用15%的反射缺省值来报告阻抗异常,即如果反射信号超过15%就报告阻抗异常。DSP100/2000可以绘出特性阻抗的曲线。理想的曲线应该是一条直线。如果阻抗出现异常,曲线中会出现波峰或波谷。波峰表示阻抗增大,波谷表示阻抗变小。

布线方案

如果网络建设有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可能就是对带宽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设备冗余率的不断提高,而高密度配线架为面临空间限制的IT和网络管理员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在需要扩容时,高密度配线架通过降低每次安装中要求的无源配线架的数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在小型安装项目中使用高密度设备和配线架,用户仍需要使用跳线接插和延长电路。

主持人: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王大军先生,您曾经在生产布线设备的企业里担任过市场经理,想先请您谈谈国内中小企业综合布线工程的现状。

专家王大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制定线缆标准以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特别是局域网(LANs)数据传输的新要求。已有五类线缆获得确认,第六类已接近完成。随着类别号码的增加,传输质量不断得到改善,价格也随之提高。网络布线从5类、超5类到6类——甚至7类的转换,布线业内有很多猜测。

专家郝建国:在过去的几年中,网络布线将进一步实现从5类到超5类及超5类到6类的转换。这一过程的第一阶段超5类取代5类,已进行完毕。6类就以更快速度取代上一代产品。 5类已经远远落后于发展速度。尽管某些用户目前可能并不需要,但他们在进行新的安装时会选择超5类或者6类布线产品以备将来之需并确保今后的几年里不必再重新布线。

主持人:综合布线不像修桥修路,线缆敷设的效果不是在表面上能看出来的。请杨黎明先生谈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布线质量的测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专家杨黎明:自2002年TIA和ISO 6类标准相继颁布后,对于综合布线工程的验收测试越来越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随着我们国标6类的安装设计和测试验收标准加快制定步伐,整个市场会掀起一股认证测试的热潮。实践越多,会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为了让广大中小企业更好地理解认证测试,保护他们的投资,因此推广正确、公正、科学的验收方法十分必要。有些厂商推出了无适配器的测试方案,原理是参照光纤测试方法中设置参考值的做法。从理论上而言,的确有其独到之处。但如果从实际情况来考察的话,就会发现问题了。如果去看这些厂商的仪器说明书,他们会要求你使用好的跳线来进行参考值的设置。那么什么是好的跳线呢?是按照ANSI/TIA/EIA-568-B.2-1和 IEC61935-2 for Patch Cord Testing.标准测试过的呢,还是你自己认为是好的跳线呢?而他们的销售人员又在现场演示,使用受过损坏的跳线并不影响最终测试的有效性。真的如此吗?

主持人:那么对于跳线的选择,三位专家怎么看呢?

专家王大军:什么叫好的跳线?你去购买跳线,不管供应商是谁,生产商是谁,他们都会告诉你他们的跳线是好的,然而事实是跳线标准是经过无数次修改、现场认证后才正式定案的,因为跳线的性能偏差非常大,不同厂商,不同批次生产的跳线在电气性能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只有经过认证测试通过的跳线才能认为是"好"的跳线。而且无适配器测试方案在做参考设置时,只使用一根跳线,正式测试时需要两根跳线。那么第二根跳线的性能对整个测试结果造成的影响,怎么来认证,怎么来保证呢?你会发现在现场演示的时候,厂商会针对第一根做过参考设置的跳线,而忽略第二根未被做参考设置的跳线。这根被隐形的跳线,就是一个漏洞。做仪器演示的时候,环境会比正式测试的环境简单,技术人员也喜欢用质量较好的链路,保证两次测试都是通过的结果。这样被测试者,测试者和旁观者都皆大欢喜。但现场的情况往往更复杂,许多链路并没有很大的余量来抵消不良跳线造成的影响。如果由于这根被隐形的跳线造成测试结果不通过,应该由谁来买单呢?

专家杨黎明:再简单举一个参数为例:特性阻抗。跳线允许的特性阻抗偏差在5%以内,而链路允许的特性阻抗偏差在15%以内。假设跳线的特性阻抗为95欧姆,链路的特性阻抗为115欧姆,两者本身都在标准允许的偏差范围内,但两者互相之间的阻抗偏差为20欧姆了,偏差达到20%,这样造成的信号反射,能使测试结果理想吗?由于跳线与链路之间特性阻抗不匹配造成的测试不通过,应该由谁来买单呢?另外,如果使用特殊的适配器,那么连接入链路的只有一个RJ45连接,如果使用无适配器测试方案,链路中就会多一个额外的RJ45连接。众所周知,RJ45连接对于电缆的结构是起到破坏作用的,RJ45水晶头的性能尤其不稳定,由于6类要求更加严格,市场上基本上买不到可以用于用户自行制造跳线的水晶头。如果使用无适配器测试方案,那么在两个水晶头之间由于NEXT, RL,FEXT等干扰信号反复叠加造成的影响,该如何对待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设置参考就能解决的问题。跳线水晶头和仪器接口之间的耦合与正式要测试的链路模块之间的耦合,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样测试,如果不通过,该由谁来买单呢?听上去又简单又便宜的解决方案,在现实世界可就没有看上去那么美了。使用性能完全不能确定的跳线,对测试现场的情况完全无法认证的测试方案,在现在中小企业对项目质量越来越关注的情况下,简直犹如盲人瞎马,夜临深池,是非常危险的。

专家郝建国:此外测试的环境也要考虑,比如天气炎热时,长链路,比如超过80米的链路,衰减测试通常会出现FAIL的情况。许多工程商都希望能在测试的时候有一些温度补偿的方法,将由于高温造成的衰减不合格情况减少,提高通过率。在ANSI/TIA/EIA-568-B正式颁布前,在现场测试的时候的确有在测试仪器上输入现场温度,通过计算进行补偿的做法。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衰减是一项关键参数,它关系到最终应用时能否保证接收器收到足够强度的信号,因此温度补偿是不可取的。在ANSI/TIA/EIA-568-B.2-1和 ISO/IEC 11801:2002正式颁布后,现场进行温度补偿不再是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了。为了保证最终信道的衰减性能,唯一的办法就是按照现场情况将永久链路长度做相应的减短。具体可以参考下表来计算根据现场温度应如何调整永久链路长度。整条信道的长度假设在20oC时最长为90米水平链路加10米用户跳线。如果由于工程现场必须要长于80米的链路,就需要和业主协调好,说明衰减与长度、温度的关系,取得业主的谅解,接受这些衰减未通过测试的信息点。但是由于衰减不合格的链路在传输数据时很不稳定,因此应尽量说服业主,或者将这些链路作为低速数据传输或电话的应用。

主持人:综合布线系统凭借尖端的技术与智能化设计,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综合布线解决方案可以提供完全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包括基于线和光纤的解决方案;在设计中选择高性能部件,以达到性能上最完美的匹配;为满足现在及将来的需求,选择超五类、六类或将来的七类的铜缆科技及创新的光纤解决方案构成光纤到桌面的信息网络。综合布线解决方案的革新能提供网络足够的可靠性和带宽。在查阅了《中小企业IT采购》近两年的读者反馈后,我们发现读者对网络故障的反馈中,涉及周边电器干扰的因素占了大半。

专家郝建国:综合布线产品无论是非屏蔽系统还是屏蔽系统都有着广泛的使用基础,并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网络的工作频率和周围的电磁环境的不同)提供各种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包括屏蔽、非屏蔽以及光纤布线解决方案。但在对抗干扰和保密性要求高(如政府机关、军事设施)的电磁环境中,屏蔽系统将是非常适合的。

专家王大军:综合布线网络在大楼内部存在配电箱和配电网产生的高频干扰,大功率电动机电火花产生的谐波干扰,荧光灯管、电子启动器、电源开关、电话网的振铃电流、 信息处理设备产生的周期性脉冲等干扰源,在不能保持安全间隔时应采用屏蔽系统。

专家杨黎明:综合布线网络在大楼外部存在无线电发射设备、移动电话基站、高压电线、电气化铁路等干扰源,若处于较高电磁场强度的环境应采用屏蔽系统。

专家王大军:在系统布线中,采用屏蔽双绞线还是采用非屏蔽双绞线,在业界仍存争论。坚持用非屏蔽观点的人认为:屏蔽系统是指整个系统全过程屏蔽,其本身是一个好的设想,可提高信号传输的速率,但安装标准要求高、投资大;虽然屏蔽能够抵抗噪音干扰,提高传输速率,但如果在布线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屏蔽效果,反而会降低系统的性能;全屏蔽布线的传输带宽,低于同样成本的多棱光纤;从性能价格比来说,水平布线子系统仍将是非屏蔽双绞线和光纤的世界。而执用屏蔽观点的人认为:屏蔽系统可提高稳定性能以及高质量的传输信号,能够提供较高的传输带宽,可支持未来高速的网络系统,并提高更远的传输距离。施工要求高是专业安装公司的事情,只要严格按照布线规范要求操作,就会为用户提供屏蔽布线系统。

专家郝建国:布线系统采用非屏蔽双绞线还是屏蔽双绞线,从施工的质量、工期和投资来看有明显的差异。非屏蔽系统采用非屏蔽双绞线,施工比较简单,质量标准要求低,施工工期较短,投资低。而屏蔽系统采用屏蔽双绞线,对屏蔽层的处理要求很高,除了要求链路的屏蔽层不能有断点外,还要求屏蔽通路必须是完整的全过程屏蔽。从目前的施工条件来讲,很难达到整个系统的全过程屏蔽。因此从客观上,要求设计人员在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和图像通信传输介质选择时,要对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和光纤的技术指标有所了解。

手机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200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