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商务网
首页-百科词库

PAC

聚氯化铝,简称聚铝,英文缩写为PAC,无机高分子水处理药剂。类型分为生活饮用水用和非生活饮用水用两种,分别执行不同的相关标准。外观形态分为液体和固体两种。由于原料所含成分不同,外观颜色有差异性,应用效果也有差异性。
PAC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聚氯化

英文名称:Polyaluminium Chloride

中文别名:聚铝;PAC

英文别名:Aluminum chlorohydrate (anhydrous); Aluminum hydroxychloride; Aluminum oxychloride; ACH 325; ACH 331; ACH 7-321; Aloxicoll; Aluminol ACH; Aluminum chlorhydrate; Aluminum chlorhydroxide; Aluminum chloride hydroxide; Aluminum chloride hydroxide oxide, basic; Aluminum chloride oxide; Aluminum chlorohydrol; Aluminum chlorohydroxide; Aluminum hydroxide chloride; Aquarhone 18; Astringen; Astringen 10; Banoltan White; Basic aluminum chloride; Basic aluminum chloride, hydrate; Berukotan AC-P; Cartafix LA; Cawood 5025; Chlorhydrol; Chlorhydrol Micro-Dry; Chlorhydrol Micro-Dry SUF; Dialuminium-chlorid-pentahydroxid; E 200; E 200 (coagulant); EINECS 215-477-2; Gelsica; HPB 5025; Hessidrex WT; Hydral; Hydrofugal; Kempac 10; Kempac 20; Kemwater PAX 14; Locron; Locron P; Locron S; Nalco 8676; OCAL; Oulupac 180; PAC; PAC (salt); PAC 250A; PAC 250AD; PACK 300M; PALC; Paho 2S; Sansudor; UNII-HPN8MZW13M; Wickenol cPS 325; Aluminum chloride, basic; [AL2(OH)nCL6-n]m; 135864-70-9; 143230-54-0; 144388-28-3; 162535-15-1; 167140-05-8; 245064-40-8; 32056-15-8; 37226-46-3; 39380-80-8; 56803-01-1; 56831-66-4; 64441-77-6; 672263-85-3; 79586-02-0; 8012-66-6; 808739-25-5; 84861-98-3; aluminum trichloride

CAS号:1327-41-9;101707-17-9;11097-68-0;114442-10-3;

分子式:AlCl3

分子量:133.3405

SMILES:OCl.[Al][1]

pH值:3-9

盐基度:45—95

水不溶物:0.1≤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或黄色固体。其溶液为无色或黄褐色透明液体。

2、溶解性:易溶于水及稀酒精,不溶于无水酒精及甘油。

存储方法

1、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清洁的库房中。运输过程中要防雨淋和烈日曝晒,应防止潮解。

2、装卸时要小心轻放,防止包装破损。液体产品贮存期半年,固体产品贮存期一年。

合成方法

1、沸腾热解法 将结晶氯化铝在170℃下进行沸腾热解,放出的氯化氢用水吸收制成20%盐酸加回收。然后加水在60℃以上进行熟化聚合,再经固化,干燥,破碎,制得固体聚合氯化铝成品。

2、铝灰盐酸法 将铝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铝和钓金属铝)按一定配比加入预先加入洗涤水的反应器中,在搅拌下缓缓加入盐酸进行缩聚反应,经熟化聚合至pH值4.2~4.5,溶液相对密度为1.2左右进行沉降,得到液体聚合氯化铝。液体产品稀释过滤,蒸发浓缩干燥得固体聚合氯化铝成品。

主要用途

1、水处理剂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和工业污水废水、城镇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如除铁、除氟、除镉、除放射性污染、除漂浮油等。也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如印染废水等。还用于精密铸造、医药、造纸橡胶、制革、石油、化工、染料。
2、聚氯化铝在表面处理中用作水处理剂。
3、化妆品原料。

净水原理

压缩双电层

胶团双电层的构造决定了在胶粒表面处反离子的浓度最大,随着胶粒表面向外的距离越大则反离子浓度越低,最终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相等。当向溶液中投加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高,则扩散层的厚度减小。

当两个胶粒互相接近时,由于扩散层厚度减小,ξ电位降低,因此它们互相排斥的力就减小了,也就是溶液中离子浓度高的胶间斥力比离子浓度低的要小。胶粒间的吸力不受水相组成的影响,但由于扩散减薄,它们相撞时的距离就减小了,这样相互间的吸力就大了。可见其排斥与吸引的合力由斥力为主变成以吸力为主(排斥势能消失了),胶粒得以迅速凝聚。这个机理能较好地解释港湾处的沉积现象,因淡水进入海水时,盐类增加,离子浓度增高,淡水挟带胶粒的稳定性降低,所以在港湾处粘土和其它胶体颗粒易沉积。

根据这个机理,当溶液中外加电解质超过发生凝聚的临界凝聚浓度很多时,也不会有更多超额的反离子进入扩散层,不可能出现胶粒改变符号而使胶粒重新稳定的情况。这样的机理是藉单纯静电现象来说明电解质对胶粒脱稳的作用,但它没有考虑脱稳过程中其它性质的作用(如吸附),因此不能解释复杂的其它一些脱稳现象,例如三价铝盐与铁盐作混凝剂投量过多,凝聚效果反而下降,甚至重新稳定;又如与胶粒带同电号的聚合物或高分子有机物可能有好的凝聚效果:等电状态应有最好的凝聚效果,但往往在生产实践中ξ电位大于零时混凝效果却最少等。

实际上在水溶液中投加混凝剂使胶粒脱稳现象涉及到胶粒与混凝剂,胶粒与水溶液,混凝剂与水溶液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综合的现象。

吸附电中和

吸附电中和作用指粒表面对异号离子,异号胶粒或链状离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位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它的部分电荷,减少了静电斥力,因而容易与其它颗粒接近而互相吸附。此时静电引力常是这些作用的主要方面,但在不少的情况下,其它的作用了超过静电引力。

举例来说,用Na+与十二烷基铵离子(C12H25NH3+)去除带负电荷的碘化银溶液造成的浊度,发现同是一价的有机胺离子脱稳的能力比Na+大得多,Na+过量投加不会造成胶粒再稳,而有机胺离子则不然,超过一定投置时能使胶粒发生再稳现象,说明胶粒吸附了过多的反离子,使原来带的负电荷转变成带正电荷。铝盐、铁盐投加量高时也发生再稳现象以及带来电荷变号。上面的现象用吸附电中和的机理解释是很合适的。

吸附架桥作用

吸附架桥作用机理主要是指高分子物质与胶粒的吸附与桥连。还可以理解成两个大的同号胶粒中间由于有一个异号胶粒而连接在一起。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线性结构,它们具有能与胶粒表面某些部位起作用的化学基团,当高聚合物与胶粒接触时,基团能与胶粒表面产生特殊的反应而相互吸附,而高聚物分子的其余部分则伸展在溶液中,可以与另一个表面有空位的胶粒吸附,这样聚合物就起了架桥连接的作用。假如胶粒少,上述聚合物伸展部分粘连不着第二个胶粒,则这个伸展部分迟早还会被原先的胶粒吸附在其他部位上,这个聚合物就不能起架桥作用了,而胶粒又处于稳定状态。高分子絮凝剂投加量过大时,会使胶粒表面饱和产生再稳现象。已经架桥絮凝的胶粒,如受到剧烈的长时间的搅拌,架桥聚合物可能从另一胶粒表面脱开,重又卷回原所在胶粒表面,造成再稳定状态。

聚合物在胶粒表面的吸附来源于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如范德华引力、静电引力、氢键、配位键等,取决于聚合物同胶粒表面二者化学结构的特点。这个机理可解释非离子型或带同电号的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能得到好的絮凝效果的现象。

沉淀物网捕机理

当金属盐(如硫酸铝或氯化铁)或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如石灰)作凝聚剂时,当投加量大得足以迅速沉淀金属氢氧化物(如Al(OH)3、Fe(OH)3、Mg(OH)2或金属碳酸盐(如CaCO3)时,水中的胶粒可被这些沉淀物在形成时所网捕。当沉淀物是带正电荷(Al(OH)3及Fe(OH)3在中性和酸性pH范围内)时,沉淀速度可因溶液中存在阴离子而加快,例如硫酸银离子。此外水中胶粒本身可作为这些金属氧氧化物沉淀物形成的核心,所以凝聚剂最佳投加量与被除去物质的浓度成反比,即胶粒越多,金属凝聚剂投加量越少。

系统编号

CAS号:1327-41-9;101707-17-9;11097-68-0;114442-10-3;

EINECS号:215-477-2

性质与稳定性

1、有吸附、凝聚、沉淀等性能,聚合氯化铝稳定性差。毒性及防护有腐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水冲洗干净。生产人员要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穿长筒胶靴。生产设备要密闭,车间通风应良好。

2、有腐蚀性。加热至110℃以上时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最后分解为氧化铝;与酸反应发生解聚作用, 使聚合度和碱度降低,最后变为正铝盐。与碱作用可使聚合度和碱度提高,最终可形成氢氧化铝沉淀或铝酸盐;与硫酸铝或其他多价酸盐混合时易生成沉淀,可降低或完全失去混凝性能。

污水投放用量参照表

常用污水投放比例参考:

安全信息

WGK Germany:2
危险类别码: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
安全说明:S26-S36
危险品标志:Xi
手机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200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