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商务网
首页-百科词库

转辙机

转辙机是指用以可靠地转换道岔位置,改变道岔开通方向,锁闭道岔尖轨,反映道岔位置的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它可以很好地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
转辙机

作用

1、转换道岔的位置,根据需要转换至定位或反位;

2、道岔转至所需位置且密贴后,实现锁闭,防止外力转换道岔;

3、正确地反映道岔的实际位置,道岔的尖轨密贴于基本轨后,给出相应的表示;

4、道岔被挤或因故处于"四开"(两侧尖轨均不密贴)位置时,及时给出报警及表示。

基本要求

动力转辙机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因此,对动力转辙机的功能与质量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动力转辙机应有足够大的转换力,在解锁状态下,能带动道岔尖轨转换位置;当尖轨受阻不能转换到底时,在值班员的操纵下能随时使道岔尖轨回到原位。

2、当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没有达到规定的密贴程度时,不应进行锁闭,不锁闭不能使道岔转换过程终了;一旦锁闭,应保证道岔不致因列车通过时的震动而解锁移位。

3、动力转辙机要能正确反映道岔的位置,只有当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达到规定的密贴程度并锁闭道岔后,才能发出道岔相应位置的表示。

4、道岔被挤后,应有挤岔表示,转辙机不经人工恢复,不能再转换道岔。

分类

1、按动作能源和传动方式来分,转辙机主要有以电动机为动力的电动转辙机,利用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电空转辙机及高压液体(油压)为动力的电液转辙机三种。

电动转辙机由电动机提供动力,采用机械传动。电动液压转辙机简称电液转辙机,由电动机提供动力,采用液力传动。

2、按供电电源种类,转辙机可分为直流转辙机和交流转辙机。

直流转辙机采用直流电动机,工作电源是直流电。直流电动机的缺点是,由于存在换向器和电刷,易损坏,故障率较高。

交流转辙机采用三相交流电源或单相交流电源,由三相异步电动机或单相异步电动机(现大多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作为动力交流转辙机采用感应式交流电动机,不存在换向器和电刷,因此故障率低,而且单芯电缆控制距离远。

3、按动作速度分类,转辙机分为普通动作转辙机和快动转辙机。

4、按锁闭道岔的方式,转辙机可分为内锁闭转辙机和外锁闭转辙机。

内锁闭转辙机依靠转辙机内部的锁闭装置锁闭道岔尖轨,是间接锁闭的方式。内锁闭方式,锁闭可靠程度较差,列车对转辙机的冲击大。

外锁闭转辙机虽然内部也有锁闭装置,但主要依靠转辙机外的外锁闭装置锁闭道岔,将密贴尖轨直接锁于基本轨,斥离尖轨锁于固定位置,是直接锁闭的方式。外锁闭方式锁闭可靠,列车对转辙机几乎无冲击。

5、按是否可挤,转辙机分为可挤型转辙机和不可挤型转辙机。

可挤型转辙机内设挤岔保护(挤切或挤脱)装置,道岔被挤时,动作杆解锁,保护了整机。

不可挤型转辙机内不设挤岔保护装置,道岔被挤时,挤坏动作杆与整机连接结构,应整机更换。电动转辙机和电液转辙机都有可挤型和不可挤型。

注意事项

1、转辙机的安装应与道岔成方正,转辙机外壳纵侧面的两端与基本轨或中分线垂直距离的偏差,不大于10 mm(外锁闭道岔,不大于5 mm)。

2、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20 km/h的道岔应采用外锁闭装置。

3、多点(含两点及以上)牵引道岔应采用多机牵引方式。

4、发生挤岔时,转换设备(快速转辙机除外)应可靠切断道岔表示。

5、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20 km/h的线路,道岔应采用三相380 V电源电压的交流电动、电液转辙机牵引。其他线路可采用额定电压160 V直流电动、电液转辙机牵引。

6、编组场道岔应采用额定电压180 V~200 V直流(或二相380 V电源电压的交流)的快速电动、电液、电空转辙机牵引;还可采用额定电压20 V直流快速电空转辙机牵引。

7、多机牵引道岔使用的不同动程的转辙机,应满足道岔同步转换的要求。

8、尖轨、心轨的第一牵引点转辙机,应采用动作杆和锁闭杆同时锁闭的方式。

手机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200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