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商务网
首页-百科词库

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仪

氯离子扩散系数快速测定的试验原理最早由唐路平等人在瑞典提出,北欧以此原理为基础发展了CTH法(NT Build 492-1999.11),同时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IBAC,RWTH Aachen)也在DuraCrete Document BE95-1347/R8-1999.03研究报告和DAfStbHeft 510-2000中提出了RCM方法。
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仪

主要原理

氯离子扩散系数快速测定的试验原理最早由唐路平等人在瑞典提出,北欧以此原理为基础发展了CTH法(NT Build 492-1999.11),同时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IBAC,RWTH Aachen)也在DuraCrete Document BE95-1347/R8-1999.03研究报告和DAfStbHeft 510-2000中提出了RCM方法。RCM方法是德国氯离子电迁移快速试验方法发展中的一种版本,而且已先后被瑞士SLA 262/1-2003标准和德国BAW标准草案(2004.05)采纳。经过多年的发展,RCM法在国际上被认为当前测量在非稳态下氯离子扩散系数较为精确的试验方法之一.RCM在引入到国内变成两个版本,主要区别有三点:1)试验过程中的电压调节及对应的测试时间不同。以下内容摘自《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仪》JG/T262-2009。

表1 初始电流与试验时间的关系 ,

与表1对应的国内外试验方法标准为:

北欧NT BUILD 492(Chloride Migration Coefficient from Non – Steady - State Migration Experiments)

表2 初始电流与试验时间的关系 ,

与表2对应的国内外试验方法标准为:

EU – Project CHLORTEST G6RD – CT – 2002 – 00855推荐标准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9

《青岛海湾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推荐标准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仪》(JG/T262-2009)要求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仪必须同时具备按照上述两表进行电压与测试时间调节的能力。

区别2、

试验过程所用溶液不同:按照表1所用溶液为10%的NaCl溶液和0.3mol/L的NaOH溶液:而按照表2所用溶液为含5%NaCl的0.2mol/LKOH溶液和0.2mol/LKOH溶液。

区别3、

计算公式不同,且差别较大。具体请见《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仪》JG/T262-2009,解释权归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主要用途

主要用来测定混凝土氯离子稳态快速迁移的扩散系数 ,定量评价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扩散的能力。

主要特点

嵌入式高量测精度采集系统

全自动微电脑自动测温

液晶屏显示各通道测试数据

断电重启数据自动恢复

三重瞬间短路保护可自行恢复

温度传感器可由用户校准

U盘上传拷贝数据

电脑计算软件数据智能处理

有机玻璃夹具结构精巧

操作步骤

1、将混凝土切割成直径为100mm、厚度为50±2 mm的圆柱试样;

2、将试样在超声浴中清洗;当按照GB/T50082-2009或NTBuild492进行试验时,试样应用饱和Ga(OH)2进行真空饱盐处理。

3、将清洗后的试样安装在试样夹具上,注入测试溶液,连接测试主机;

4、打开混凝土RCM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仪主机进行电迁移实验;

5、将电迁移后的试样沿轴向劈开,在劈开的表面上喷涂硝酸银溶液;

6、测量沉淀物显色深度,将数据输入评价软件得出评测结果。

执行标准

北欧NT BUILD 492(Chloride Migration Coefficient from Non – Steady - State Migration Experiments)

EU – Project CHLORTEST G6RD – CT – 2002 – 00855推荐标准

CEN TC 51(CEN TC 104)/WG12/TG5推荐标准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JTG/T B07-01-2006

《杭州湾跨海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仪》(JG/T262-2009)

主要技术指标

测试通道:6通道、9通道、 12通道、16通道可选

输出电范围:0~400 mA

输出电流精度:±0.1mA

温度准确度:±0.2℃

输出电压:直流 0~60V 可调(±0.1V)

输入电源电压:AC220V±10 /50Hz

手机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200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