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商务网

日本电子巨头索尼电视七年巨亏50亿美元 “止血”成难题

来源:万通商务网信息中心 | 发表时间:2011/6/7

【万通商务网】作为核心业务之一、索尼的平板电视已是连续七年亏损 .

5月26日、日本电子巨头索尼发布其截至2011年3月31日的财年年报、占其整体收入近一半的消费、专业电子和部件集团实现3.57万亿日元(430亿美元)销售收入、但是营业利润却只有29亿日元(三千五百万美元) . 其中销售收入超过130亿美元、原本有望扭转的电视业务、却录得9.26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这已是索尼电视的第7个亏损年 .

"过去7年中、我们的电视业务的最高主管已经换了3位、从井原胜美到吉冈浩、再到在索尼内部有着扭亏专家之称的石田佳久 . "6月2日、索尼中国一位高管对记者表示、索尼电视业务的员工数量减少了30%、生产外包的比例也从最初的10%提升到接近40%、但是到现在还没看到盈利 .

连续七年亏损

亏损的总金额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

对于电视业务的连续亏损、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在给本报记者的书面回复中指出、"索尼的电视业务受到日元升值、市场整体价格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目前处于亏损状态 . "

而索尼集团CFO加藤优6月1日在接受<<日本产经新闻>>采访时的口径则是、在截止到2012年三月的财年里、索尼能够将电视业务的运营亏损减少至少50% .

这意味着索尼电视业务或将连续第八年亏损、而过去七年、其亏损的0总金额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 .

索尼电视业务过去七年的亏损都有着各自的原因、最初二00四和二00五财年的亏损是战略性亏损、为了尽快处理CRT电视的库存、并且让液晶电视业务抢占市场份额 .

继二00五财年亏损九亿美元、二00六财年亏损三亿美元后、索尼电视业务曾在2007财年一度达到19.7%的市场占有率、甚至在二00八财年上半年实现短暂扭亏 .

然而好景不长、二00八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索尼的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 . 日元升值40%、而韩元贬值30%、这让索尼在与三星、LG电子的竞争中处于绝对的劣势 .

为了保持市场份额、索尼电视业务二00八财年出现了二十亿美元的亏损、而且从二00九财年下半年开始其占有率也跌到了行业第三 .

事实上、在石田佳久上任后进行了一系列轻资产的改革、但是由于金融危机后日元升值、以及液晶电视价格连续大跌、其亏损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扭转 .

为了走出亏损、石田佳久二00九年4月接管电视业务后、他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将PC行业的一些做法引入到电视业务中、索尼电视全球9家工厂到今年三月已经压缩到四家、其在墨西哥和斯洛伐克的工厂出售给了鸿海集团、而西班牙的两家工厂则出售给当地企业 .

然而这一"轻资产"的措施并没有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至少二0一0财年出现的巨亏就说明了问题 . 其实、二0一0财年初索尼曾预测、其2010-2011财年的电视业务将扭亏、并且出货量达到二千五百万台、但是在今年1月石田佳久就承认这一目标已经难以达到 .

面板之困

与中国大陆的彩电企业一样、索尼也深受面板之痛

索尼方面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进行的结构调整已经逐步显现出效应、以面板采购为主的生产材料费用在不断下降、中国等新兴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索尼将针对新兴市场特点提供更为合理的产品型号组合、力争尽快实现液晶电视业务的盈利 . "

这个解释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索尼电视业务面临的障碍 . 事实上、加藤优将电视业务的亏损归咎于面板价格变动带来的冲击、按照其说法、2010财年上半年、索尼采购大型面板的数量没有达到计划量、下半年、索尼也无法利用好面板价格下跌优势 .

索尼中国有关人士进一步解释说、"说到底索尼在液晶电视时代的亏损与中国企业类似、都是因为上游面板受制于人 . "

记者了解到、三星电子等从2001年开始就在大尺寸的液晶面板领域进行投资、到现在三星拥有6条7代以上的液晶面板生产线、而LG同样拥有多条6代以上的生产线、而索尼在最初还是沉迷于特丽珑时代的辉煌中 .

直到二00四年4月索尼才与三星电子签署合资协议成立S-LCD液晶面板公司、索尼拥有50%股权 . 直到二00五年、索尼才开始使用S-LCD7代线的面板、到二00七年7月索尼才开始使用8代线生产的面板 .

然而由于S-LCD的核心技术为三星拥有、而且S-LCD的三条高世代线只能保证向索尼每月提供9万片的产能、这只能保证索尼电视50%的需要、为了解决面板缺口、索尼一直向友达、奇美等采购、而从2011年开始甚至开始恢复向LGD购买面板 .

液晶面板价格的波动也是索尼无法控制的、索尼有关人士透露、"二0一0年五月前面板价格在上升、索尼就没有购买足够的面板导致供不应求、而六月开始面板价格连续11个月下跌、索尼虽然购买了大量面板、但面板持续跌价让索尼承受了跌价损失 . "

值得注意的是、索尼原计划参股夏普10代线的计划也因为金融危机被推迟、其在液晶电视时代的上游缺失成为最大的痛处 .

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 search大中华区副总裁谢勤益告诉本报记者、"与中国大陆的彩电企业一样、索尼也深受面板之痛、而且由于其液晶电视出货量大、而且日元升值等原因、其损失更大 . "

有专家指出、在CRT电视时代、索尼通过遍布全球、相对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大大降低了管理费用、但是在液晶电视时代由于缺乏面板控制、其在全球各个地区不能建立各自独立的供应链体系 .

3D、互联网电视自救

希望借助技术升级的机会来赶超对手

二00九年上任的石田佳久不仅在索尼推进了轻资产战略、将更多的电视生产外包给鸿海等来降低成本、而且其还希望通过新技术的研发来弥补面板缺失的短处 .

据介绍、他每周都会与零售商进行电话沟通、搜集索尼电视的销售数据 . 这在PC行业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使得厂商可以根据最新的销售数据调整生产计划 .

同时索尼开始加快产品开发的速度并调整研发方向、索尼内部人士透露、为了加快电视产品的开发、索尼减少了硬件和软件平台的数量 . 石田佳久甚至要求工程师降低对画质的关注、因为多数用户根本看不出其中的区别 .

在普通液晶电视领域难以超越三星后、索尼希望借助技术升级的机会来赶超对手、包括从CCFL背光向LED背光的升级、从2D到3D的升级、从数字电视到互联网电视的升级 .

目前索尼开始将目光瞄准3D和谷歌TV、因为索尼等日本电视企业在3D技术的研发上是领先三星等韩国企业、索尼更是将液晶电视、PS3、高清摄像机、高清数码相机等产品都用3D和蓝光技术联接起来、用"3D World"的整体概念去冲击市场 . 索尼的这一战略起到了一定效果、目前在全球3D电视的出货量索尼与三星处于领先地位、而在中国和日本市场、索尼的占有率甚至达到45%以上 .

索尼还率先推出了首款采用谷歌互联网电视平台的电视机 . 这款产品允许用户搜索网络视频、并观看网上直播 . 索尼内部人士透露、索尼的谷歌TV从计划到推出仅用了13个月、为同类产品常规开发周期的一半 . 显然索尼希望通过加快研发速度来抢占互联网电视的制高点 . 但这些都面临着竞争对手快速跟进带来的压力 .

关键字:索尼电视 信息由万通商务网整理发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下一篇:飞利浦问题电吹风质量危机升级:问题电吹风仍然有售

投稿报价或其它产品资讯信息,请联系客服QQ:770276607
标签:
产品:
相关资讯
我要采购
采购产品
联系电话
采购数量
详细说明
采购发布后需要审核后才会上线
登录
手机版 下载app 热门词 百科词库
万通商务网 版权所有©2016 h6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