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商务网

家电虚假宣传成投诉重点 销售误导消费者受诟病

来源:万通商务网信息中心 | 发表时间:2011/9/21

【万通商务网】国庆长假将至、又正值金九银十的促销好季节、各商家使出浑身解数:送礼返现、半价优惠、售后延保等字眼填满了花花绿绿的海报和网站、咋一看的确诱人眼球 . 但是、俗语有云、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此之"馅饼"是真是假?

  事实上、节假日是家电销售旺季的同时、也是投诉的高峰期、尤其是各类虚假宣传、例如低价促销、延保设套等最受诟病 . 因而、如何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成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

  家电类产品成投诉"大头"

  随着家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家用电器方面的投诉声音不绝于耳、投诉量年年居高不下 . 据中消协统计数据显示、仅在今年上半年、家用电子电器类产品全国投诉量达7万多件、占整体投诉量的22.2%、排名全国投诉案件的第三位 .

  回头看2010年的数据、据全国各级消协组织统计汇总、2010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66,255件、解决627,271件 . 其中、家用电子电器类占24.5%、达到163,531件 . 而在2009年、家用电子电器类产品投诉量为154、557件、占全部投诉的24.2% . 相比下、2010年家电类产品投诉量增长了将近8900多件 .

  此外、<<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北京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今年7月、8月的数据统计显示、家用电子电器类商品的投诉量高居榜首、平均占商品类投诉的42.16% . 另据<<中山日报>>报道、据统计、去年中山市消委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618件 . 其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是投诉重灾区、连续三年高居榜首、去年投诉量达到528宗、占全年投诉总量的32.63% .

  同时、各类家电投诉案也常见诸报端 . 在消费者眼里、年年投诉却难以改善、着实让人无奈 .

  家电售后饱受诟病

  每逢节假日、都是商家出手的好机会 . 据<<南方日报>>报道、中秋假日三天中山苏宁、国美的家电销量同比均有上升、国美更实现了同比近300%增长的火红业绩 .

  现在、国庆将至、又正值金九银十的最佳促销季、商家必然会抓此良机趁势而上、大打促销牌招揽生意 . 各种活动如火如荼、"全场优惠"、"预存十倍翻"、"半买半送"等眼花缭乱的大字处处可见 . 表面上看、如果不趁此机会大购一番捡个便宜、恐怕会后悔莫及 . 然而、这些"便宜"真的那么容易就捡到吗?

  先看看网上这些低价宣传:32寸液晶电视原价2799元、现在只需2199元;烟灶组合原价1398元、6.4折后仅898元……让无数"潮人"围着它团团转、欲罢不能 . 但个中真假难以知晓 .

  再说说各商家宣传的用词:最常见的诸如、明明写着"全场活动"、买单时何以变成了"部分商品";"买一送一"究竟指的是同种商品还是其他类别……这些字眼看似并无不当、实则暗藏猫腻、实则给活动宣传上的"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提供了台阶 .

  此外、延保俨然是家电促销一大亮点 . 空调、彩电等产品大都有"延期保修服务" . 延保费从每年15元到300元不等、一些经销商还用赠送"延保"作为促销手段 . 但看似为消费者提供了消费保障的延保、却不断遭到质疑 . 一是购买延保时、常常没有任何法律上的凭证、甚至一些商家经常制定隐性销售指标、捆绑销售家电延保、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连带购买;二是维修时、家电延保流程拖沓、维修遗留问题、重复送修问题增多、厂家推诿等投诉在网络上屡见不鲜、无法让消费者享受到家电售后服务 . 特别是、随着团购的日益火爆、在一定程度助长宰客行为 .

  微利时代需寻找突破口

  虽然、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内需消费增长等带动了家电业的增长、但家电企业也不得不面对传统市场利润微薄的现实 . 特别是、随着各种节假日的到来、传统家电业走向恶性竞争导致利润微薄 . 各商家使劲招数、挤破了头搞促销、做活动、玩折扣、不惜以利润换取市场、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 这些不仅使本已微薄的利润再面临削减的可能、更成了整个行业良性发展的一大桎梏 .

  眼下、家电市场重新整顿已刻不容缓、饱受诟病的上述行为也急需反思改进 . 家电行业亟需出台相关的国家标准、有了标准就有了入市的门槛、将不合格者拒之门外、促进业内洗牌 . 同时、应完善相应的惩罚赔偿机制、增加商家不良行为的违规成本 .

  行业自律不可或缺 . 行业要自律、尤其行业协会、要为行业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培养市场对行业的信任、只有信任度提高了、行业才有可能更好发展 . 同时、在微利的家电行业、产品和企业的转型成为必然 .

  当然、消费者在购买时要理性消费:一方面、应小心辨别、谨防被误导家电促销宣传中不明显的位置是否存在"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特价商品概不退换"等霸王条款;另一方面、购买某家电时、一定要索取该产品说明书、货送到后还要当场验货、核对无误后再签收、以免发生"扯皮"现象 .

本报记者 于伟

关键字:家电虚假宣传 信息由万通商务网整理发表 来源:通信信息报

下一篇:面板进口税或提至8%-12% 本土企业借机扩充

投稿报价或其它产品资讯信息,请联系客服QQ:770276607
标签:
产品:
相关资讯
我要采购
采购产品
联系电话
采购数量
详细说明
采购发布后需要审核后才会上线
登录
手机版 下载app 热门词 百科词库
万通商务网 版权所有©2016 h6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