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商务网

生鲜电商频频亏损 产业升级是出路

来源:央广网 | 发表时间:2016/8/30
    现在农村电商的发展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一些农土特产,借助电商走进了千家万户。而一些种植或养殖生鲜农产品的农户的日子似乎不那么好过。近日,“天天果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门店全部关闭,“青年菜君”和“果实帮”也宣布停业。

    从投资的风口到集中爆发危机,生鲜电商仅用了两年时间。来自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的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表面上看,融资不到位、现金流断裂是生鲜电商倒闭的直接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电子商务让咱们的农产品的销路一下拓宽了很多。这几年,“生鲜电商“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估计有好多朋友也接触过甚至参与了相关的生意。但是,慢慢地大家就会发现,这一行虽然看起来很红火,但是真正想赚钱,还真不简单。

    有数据就显示,2012年到2015年,咱们国家的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从30多亿一下增长到将近500亿,今年还可能突破一千亿,看起来,真的是遍地黄金。但是要具体到各个企业来讲,情况就复杂了。我这两天就看到一组数据,说,去年生鲜电商的企业数量超过4千家,但是只有1%,也就是40多家实现了盈利,95%的企业都在亏损。

    为啥亏呢?有媒体总结出了几条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盲目烧钱忽视消费者需求。现在互联网是创业的风口,创业企业层出不穷,而且,有不少企业都被投资者看好。手里有了充足的资金,自然就想发展步伐快一些,但是从现状来看,有不少企业又走上了低价竞争的老路,但是质量并不能满族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有调查报告显示,其实大家最在乎的生鲜产品的质量,质量好,价格高一点其实也不会影响市场。

    除此之外,缺乏特色也是一个大问题。互联网四通八达,大家都想借助互联网全面发展,于是,大量的生鲜电商企业啥都卖,这就缺乏特色,再加上前面说的价格战,就让消费者很难养成品牌意识,生鲜电商又成了当年的农贸市场,看起来啥都有,但是要是细细说起来,就很可能,大家只知道哪家最便宜,但却不一定分得出哪家最有特色,质量最好。

    正因为如此,生鲜电商现在的市场占有率,只有3%,也就是说,市场潜力非常可观,但是发展现状让人着急。

    对于这种现状,其实咱们也没必要太担心,实践证明,在一个行业发展的初期,都会出现这种过度竞争的局面,咱们想想之前的电商、团购,其实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而且出现这种情况,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这个行业是非常开放和自由的,这对创业者来说是好事。

    产业升级则是接下来必须要进行的工作。这个产业升级,往小里说,就是生鲜电商要有新思路。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产品。这一点上,咱们各位农民朋友可以大有作为,如果电商和咱们直接对接,这样的农产品,质量肯定有保障,而且咱们还可以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进行定制化生产,这样也让生鲜电商的产品有了特色。在这个层面,咱们也可以主动出击,和生鲜电商企业积极对接,给企业解决了问题,也给咱们带来了商机。

    往大里说,产业升级关系到冷链物流的发展、行业规则体系的制定,而这些内容,需要企业的积极探索,也需要行业协会、管理部门的提前规划。

    正所谓:生鲜电商潜力大,缺乏特色也白搭。转型升级求创新,各方努力共开发。

央广网(记者张子雨)
投稿报价或其它产品资讯信息,请联系客服QQ:770276607
标签:生鲜电商 亏损
产品:
相关资讯
我要采购
采购产品
联系电话
采购数量
详细说明
采购发布后需要审核后才会上线
登录
手机版 下载app 热门词 百科词库
万通商务网 版权所有©2016 h6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