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商务网

石化双雄上半年净赚千亿 抱怨成品油价没涨到位

来源:万通商务网信息中心 | 发表时间:2011/9/7

【万通商务网】2.18万亿元的巨额营业收入、再次令石化双雄在整个半年报行情中傲视"群雄"、"两桶油"更是拿出了387亿元的巨额红利向广大股民派发 .

    不过、在这"皆大欢喜"背后、市场却略感不安、受炼化环节的巨额亏损拖累、石化双雄合计净利润仅为1062亿元、同比增幅1%左右、对于"大而不强"的质疑、双雄纷纷抱怨、这是"成品油价上调不到位" .

    原油价格上半年涨四成

    国际油价的不断上行、令石化双雄的营业收入节节攀升 . 根据中报显示、中国石化以1.23万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一、中国石油以9522.47亿元排名第二 . 不仅如此、根据中信行业分类统计、A股石油与天然气板块的全部企业上半年净利润合计接近1133亿元、其中94%的真金白银落入了"两桶油"的口袋 .

    半年报显示、中石油赚了660亿元、每天纯收3.6亿元;中石化402亿元、合每天纯收2.2亿元 . "两桶油"半年合计净赚额再次突破"千亿级"大关、成为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后、中国A股市场最赚钱的企业 .

    而上半年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及油气产量稳定增长无疑是石化双雄重要的业绩保证 . 据中石油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国际油价高开高走、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一度触及126.6美元/桶、创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值 . 上半年、WTI和北海布伦特原油平均油价分别为99.1美元/桶和111.1美元/桶、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0.8美元/桶和33.8美元/桶、增幅分别为26.6%和43.7% .

    受惠于此、勘探与生产板块成为两大巨头的主要收入来源 . 上半年中石油原油均价为每桶101.62美元、增长超过40%、上半年该板块生产收益高达1036亿元、同比增长41.3% . 而中石化的原油均价也同比大增34%、该板块实现收益347亿元、同比增长26%、对盈利贡献超过84.2% .

    炼化亏损三百亿

    面对着巨额的营业收入、两家公司的分红也十分"给力" . 中石油掏出了近300亿元给股东派发"红包"、估算下来、与银行一年定期收益相当 . 而中石化也计划拿出87亿元分红、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1元 . 两家合计派发红利387亿元 .

    不过、市场人士纷纷质疑的是、这"千亿级"的利润不过为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创造了1.2%和9.4%的业绩增幅 . 由于原料油价格上涨、加之"两桶油"炼油产能的扩张、炼油部门经营费用的增速已经趋同于甚至超过了勘探与开采部门的收入增速 .

    截至上半年结束、"两桶油"的炼油与化工部门双双以亏损告终 . 半年报显示、中石油炼油板块亏损210亿元、中石化亏损122亿元 .

    对此、"价格没有涨到位"成为"两桶油"提到最多的解释 . 中石油在中报中反复强调:"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频率和幅度与既定机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 "中石化也对炼油板块毛利润的下滑作出如此说明:"因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但国内成品油价格从紧控制、公司炼油毛利为人民币74元/吨、同比降低68.7% .

    "根据石化双雄的陈述、成品油价格的增幅和增速已经和原油市场形成脱钩、炼油环节的销售价格已经和成本价格形成脱钩 .

    消费者盼跌油企望涨

    一面是油企抱怨成品油价格尚未反映市场现状、导致炼化业务亏损;另一面是消费者痛斥油价跟涨不跟跌、消费成本居高不下 . 国内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身处其间、可谓是"里外不是人" .

    "由于终端价格受到控制、除了源头之外、产业链其他位置很难盈利 . "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成品油价格的联动不合理正令炼化企业饱受痛苦 . 根据中报显示、5家石油化工上市企业上半年普遍出现盈利下滑 . S上石化上半年净利润缩水7.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亿多元、茂华实华的毛利率甚至不足3% .

    而就在此时、国人翘首以盼的"油价下调"关口正在徐徐关闭 . 在经历了一轮下跌之后、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回升 . NYMEX原油期货上周均价为87.856美元/桶、较之前一周均价上涨3.400美元、涨幅达4.03% . ICE布伦特原油期货周均价上涨3.868美元、达113.280美元/桶 . 上周原油现货周均价较之前一周全线上扬、业内预计国际油价短期内将在85美元至90美元/桶之间震荡 .

    由于国际原油市场连日上涨、变化率月底已无望达到-4%临界点 . 业内人士预计、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如若开启整理行情、国内成品油调价必将再次搁浅 . "凭什么每次都跟涨不跟跌啊!"这已经不是一两个车主口中的抱怨了、在消费者看来、"22个工作日"、"超过4%"等的伏笔存在着太大的"操作空间" .

    "调价时间滞后、难与国际油价接轨、而在每次调整时又顾虑民生、上调不到位、确实也没完全反映生产成本 . "在一位行业分析师看来、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两头不讨好"正愈演愈烈、油价的定价机制调整早已迫在眉睫 .

关键字:成品油 信息由万通商务网整理发表 来源:

下一篇:氯化钾成交量缩水严重 硫酸钾报价上调

投稿报价或其它产品资讯信息,请联系客服QQ:770276607
标签:
产品:
相关资讯
我要采购
采购产品
联系电话
采购数量
详细说明
采购发布后需要审核后才会上线
登录
手机版 下载app 热门词 百科词库
万通商务网 版权所有©2016 h6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