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商务网

炼油板块巨亏 中石油和中石化内部政策所致

来源:万通商务网信息中心 | 发表时间:2011/9/8

【万通商务网】中石油、中石化刚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两大公司整体利润数额巨大 . 在业绩构成中、4大业务板块中都是3大板块实现盈利、有的板块利润增幅几乎达到翻番、唯有炼油板块大幅亏损 .     

    二年多以前、正是由于炼油企业不断出现亏损、两大集团不断呼吁、国家终于下决心出台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 但二年后、炼油企业仍不断出现亏损、而成品油定价机制也一直遭到批评 .     

    为何改革两年还是亏损    

    炼油板块再次大幅亏损、也再次成了两大集团和社会上从不同角度呼吁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导火索 .    

    从整体利润来看、中石油、中石化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660亿元、412亿元、增长幅度分别为1.2%和11.9% . 平均下来、两大集团每天实现利润近6亿元 . 其4大业务板块中、上游的勘探与开采、中游的化工产品生产、下游的产品销售全部实现盈利 . 记者查询了两大公司的报告发现、中石油的半年报显示、这3大板块的利润分别为1036.84亿元、同比增长41.3%;23.65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35.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5% .     

    中石化的半年报显示、其3大板块的利润分别为勘控347亿元、同比增长25.9%;化工板块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96%;产品营销实现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35.6% .     

    而与以上3大板块盈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炼油板块再次巨额亏损 .     

    其中中石油炼油板块的亏损高达233.58亿元、与去年同期盈利29.87亿元相比、利润额大幅减少了263.45亿元 .     

    虽然中石化新任掌门人傅成玉认为、"与国内其他几家石油公司相比、我们的炼油效益特别高 . 加上公司选择在合适的时机进口低成本的原油、因此能做到亏损相对少"、但其炼油板块的亏损额也达到122亿元 .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大公司炼油板块的亏损一直存在、而且是越来越严重 . 第一季度、中石油的炼油板块亏损额是61.42亿元、中石化炼油板块的亏损额是5.76亿元 . 而到了第二季度、中石油炼油板块的亏损额就达到172.26亿元、中石化炼油板块的亏损额也超过百亿元 .     

    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状况在下半年将延续 .     

    根据中石油、中石化公布的数字、上半年两大公司炼油板块共亏损355亿元、而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字、上半年全国炼油行业共盈利72亿元 .

也就是说、该盈利为地方炼油企业所获 .     
    亏损是谁的"政策"所致    

    对于炼油板块巨额亏损的原因、两大公司的解释和几年前一样、都表示不是公司自身的问题、是政策的原因、即所谓政策性亏损 . 他们认为、国际油价太高了、拥有价格调控权的国家发改委又不允许成品油价格太高 . 因此、国内市场成品油价格上调不到位、导致炼油企业收入不能完全涵盖成本 . 因此亏损是必然的、是不可控的 .     

    中石油在半年报中明确表示、受中东和北非地缘政治事件影响,上半年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6.6%和43.7%、国家虽累计上调汽柴油价格850元/吨和750元/吨、但调整幅度不到位、致公司第二季度炼油板块出现较大亏损 .     

    中石化也称、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但国内成品油价格从紧控制、导致其炼油板块的毛利同比降低了68.7% .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明确表示:"如果按照现在的国际油价、中石化每炼1桶油将亏损20美元 . "    

    表面上看、这种解释不无道理 . 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的一位专家也认为、上半年两大公司"效益恶化最根本的原因与成品油的定价机制有关 . 上游原油与国际市场是接轨的、但下游炼油的成品油的价格是国家控制的" .     

    但是、也有很多人并不认同两大公司的这种解释 .     

    他们认为、两大公司炼油板块的巨额亏损确实是政策性亏损、但这个"政策"并不是国家政策、而是两大公司自己的政策所造成的 .     

    据了解、在目前两大公司的产业结构下、其所有的炼油企业其实都只是加工车间、不是市场主体 . 他们的产品都是由两大公司的销售部门收购后再经过批发进入市场 . 据炼油企业反映、他们买进的原油价格基本上与国际油价接轨、而生产的成品油却往往被以低价调拨走 . 在国际油价高居时、其中的"倒挂差"甚至每吨达几百元 . 炼油企业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必亏无疑 .     

    有专家指出、两大公司的业务均涵盖了石油产业从勘探开采到生产和销售的整个产业链条 . 而两大公司均分业务板块进行分部核算、并且报送分部报告 . 在划分业务板块上、两公司都同样把炼油业务和采油、销售业务分割为不同的板块来核算利润 . 这是造成炼油板块账面亏损的重要原因 .     

    一位炼厂人士证实了这一点 . 两大集团以自采的原油和进口的原油出售给旗下炼厂时、其售价是按照市场价来核算的 . "这样炼油板块尽管亏了、但上游勘探与生产板块却利润大增 . "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两大公司实际上是做了一个局 .

他们把炼油板块和采油板块分开、中间用国际油价来进行定价 . 尽管自己卖给自己、但是这个油价是按照国际上最高的油价来进行定价 . 这样如果国际油价下跌了、他也说他亏损、如果国际油价上涨了、他说他更亏了、为什么?"无非就是想提醒提醒公众、我承担了多大的义务、我付出了多大的牺牲、所以你们应该给我涨价、你们应该给我减税 . "    
    韩晓平说:"他们内部可能把这个价格做得非常好、所以他们怎么算好像炼油板块都亏了 . "    

    为何炼油板块不能市场化    

    有意思的是、对于深化成品油定价机制、社会在呼吁、两大集团也在呼吁 . 比如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就表示:"国家当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阶段性的政策、因为如长期不按市场价格走、对国家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不利 . "看得出、两大公司所提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思路、就是还要上调成品油价格 . 这样、才能解决他们的炼油企业的亏损状况 .     

    当然、这种"深化改革"的思路并不被更从的人所认可 . 有不少专家认为、应该市场化的不仅仅是成品油的价格、还有两大公司的内部管理体制 . 让炼油企业市场化、让炼油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进而让成品油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这或许才是深化改革、改变炼油企业亏损状态的思路 .     

    卓创资讯行业分析师张斌统计了上半年中石化某炼油厂成品油出厂价与零售价之间的情况后、得出结果:目前、两大公司炼油企业汽柴油出厂价与最终的零售价之间的差价高达800~900元/吨 . "两大公司炼油厂的成品油从出厂到最终销售环节、中间存在较大的盈利空间 . 如果炼油企业具有了市场主体地位、有了自主销售权、那么、以现在的批发限价计算、其毛利润可增加近15亿元;若以零售价计算、其毛利润可增加23亿元 . 在扣除人工成本后、成品油流通环节的利润加到炼油企业、其亏损就会变为盈利 . "张斌说、目前、很多地方炼油企业的成品油出厂价即为实际销售价格、由于有自主销售权、就是在目前价格管制的体制下、其盈利能力仍然相当可观 .     

    韩晓平认为、把炼油企业亏损的责任简单归结到终端价格调整不到位是不负责任的 . 这么多年来、成品油价格提高了很多、有目共睹、为什么炼油还是亏钱?"这和目前两大公司管理体制中炼油企业所处的地位有很大关系 . "    

    韩晓平说:"我们前不久去了一些民营的炼油公司、他们都在赚钱 . 民营炼油公司实际上有很多的限制、比如他们进口油的时候配额很少、而且被逼不得不去进口燃料油 . 燃料油比较贵、他们用燃料油来炼完以后、炼成柴油去卖、还能够赚钱 . 反而是像中石油能够拿到那么多国内的优质资源、技术装置远远优于民营油企、炼油反而还亏了 . "    

    另一个著名财经评论人叶檀更是直接了当地说、如果两大公司的炼油企业亏损如此严重、那就放开炼油市场、让民企进入如何?她说、民营炼企嗷嗷待哺、就是没有油源 .

按照去年的数据、我国民营炼油厂60多家、基本分布在山东、广东和西部地区、1年炼油能力将近1亿吨、但因为没有油源供应、开工不足导致实际炼油量大概5000万吨 . 打破垄断、让国有和民营炼油企业公平地在市场中真刀真枪地竞争一下、看看到底谁更有本事、如何?    
    只是、为什么两大集团宁肯忍受亏损、也不愿意让炼油企业市场化、这倒是很值得问个为什么 .

关键字:炼油板块巨亏 信息由万通商务网整理发表  来源:中国化工报

下一篇:汽油柴油价格行情 2011年9月7日

投稿报价或其它产品资讯信息,请联系客服QQ:770276607
标签:
产品:
相关资讯
我要采购
采购产品
联系电话
采购数量
详细说明
采购发布后需要审核后才会上线
登录
手机版 下载app 热门词 百科词库
万通商务网 版权所有©2016 h6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