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商务网

减税降费让企业挣钱民众有钱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发表时间:2015/3/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不仅仅是政府取得收入的最主要形式,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调节工具,起到调节总供需、稳定经济发展、调节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合理配置资源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政府减税降费并不是一桩赔钱的买卖,我们应当充分用好税收“四两拨千斤”的经济杠杆作用,为企业减轻税负,促使经济稳定发展。

  第一,减轻税负有助于培植税源。清代思想家魏源认为:善赋民者,譬植柳乎!薪其枝叶,而培其本根;不善赋民者,譬剪韭乎!日剪一畦,不罄不止。简单说,不能只考虑征税,而首先要考虑培植税源。税收作为现代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既受经济的制约,也能够反作用于经济。著名的“拉弗曲线”提示我们,税负水平有一定限度,税负过高有时候反而导致税收收入减少,税收的负激励作用也可能使得厂商减少或停止生产活动,无税可征。李克强总理在羊年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得很直接,为企业减免税负可能会暂时减少财政收入,但却可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是“放水养鱼”,长久来看是在培养税源。

  第二,税负增减也应主动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前不久,各省市召开的两会普遍调低了GDP增长率目标,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但没有看到相应调低税收增长、财政收入增长等指标。从税收理论来看,税收“内在稳定器作用”应该是经济增长快税收高,经济增长慢税收下降,从而发挥税收本身对经济的内在稳定作用。但设定税收增长率等硬指标,破坏了税收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据报道,2014年全国税收收入103768亿(已扣减出口退税),比上年增长8.8%,并首次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明显高于同期GDP 7.4%的增幅。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税收是真金白银,而我国GDP水分究竟如何,却无人知晓。

  第三,减轻税负是经济“相机抉择”的现实需要。我国宏观税负、微观税负是否过高,企业税负是否最优等等,其理论模型太过复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姑且不去讨论。税收理论的“相机抉择”告诉我们,经济过度繁荣,应采取增税措施,经济增速缓慢应采取减税措施。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严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识,无论税负过重抑或适中,都应该采取减税措施,以扩大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克服经济波动,实现充分就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第四,减轻税负能有效弥补货币政策的逐利性等缺陷。货币具有天然的逐利性,总是向着高盈利方向流动,无论出台多少严厉的行政举措,实业不赚钱,资金都无法真正流入实体经济,最终都将流向房地产等,导致泡沫加剧。退一步来说,即使进入实业,在负担过重、公众消费乏力的情况下,实业不能赚钱,就等于给一个不能造血的病人不断输血,会造成更大的问题,譬如银行不良贷款增多。

  减税降费让钱在民众、企业中流动,比政府低效率投资经济能带来更大的福利。因此,想办法让实业赚钱、让民众有钱消费,才是硬道理。

投稿报价或其它产品资讯信息,请联系客服QQ:770276607
标签:
产品:
相关资讯
我要采购
采购产品
联系电话
采购数量
详细说明
采购发布后需要审核后才会上线
登录
手机版 下载app 热门词 百科词库
万通商务网 版权所有©2016 h6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