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商务网

骗补!家电制造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来源:中国家电网 | 发表时间:2016/1/8

  “讲这有什么用?真的,我都懒得讲,我想静静”,广东某家电企业一名高管在接受中国家电网记者关于“节能惠民补贴企业骗补”相关话题采访时顿时言辞激烈,这位高管语气中流露的尽是无奈。

  他说,“(这个事情)讲来讲去也没有一个有公信力的人能够去替企业说句公道话,反而是越描越黑,最受伤的还是企业。当初大家(企业)都反对去搞这个(节能惠民补贴),结果现在出了问题就让企业背黑锅。”

  他无奈的感叹道:企业受伤就受伤吧,认了!让这个事情安静的过去吧!说那么多有什么用?总有不良的媒体蓄意炒作,这让我们的消费者怎么想?

  在财政补贴款面前,家电制造企业只是个“过手”角色而已

  2015年年尾,康佳和长虹等家电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了关于地方财政部要求企业退还节能补贴款项的说明公告,在对一些背后实情不了解的情况下,个别媒体再次将“骗补”的黑名扣在制造企业身上,成为家电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而根据中国家电网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处了解后,实际上“骗补”之说并不成立。

  长虹和康佳公告中各自要退还节能补贴款所指的是2012年6月实施并于2013年6月结束的这一轮家电产品节能惠民工程。实际上在发布公告之前,几家企业早就接到了地方财政的通知,退款已经对企业业绩造成影响,而按照上市公司的一些规则,企业必须要进行上市公告,却无奈被媒体简单误读,再背上“骗补”之名。

  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这轮节能惠民工程当中,家电制造企业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其实,面对财政部下拨的补贴款,家电制造企业也只是个“过手”角色而已。

  据中国家电网记者了解,这轮惠民工程的财政补贴对象是消费者,流程采取的是财政预拨、企业垫付、事后核查的管理方式。财政部将补贴款预拨给各省财政,有关部门要求推广企业统计上报销售数据,各省财政部门根据销售数据,分批预拨补贴资金给各家电制造企业。家电企业按要求必须把补贴款全额及时发给各级经销商,预拨不足的由家电企业提前垫付。

  如果把补贴款比喻成砖,在推广过程中,家电制造企业也就是搬砖而已,款项最终经过渠道流向了补贴对象——消费者。

  一位知情人这样告诉记者,“在推广的过程中,家电制造企业是资金的垫付者和信息收集者,从资金的角度,财政给到制造企业,企业从经销商到零售商最后再到消费者,钱是完全拨下去了。但是作为信息收集者,要从消费者那最终把发票、身份、地址、产品条形码等相关信息收集回来,在一层层贯彻中经销商、零售商不一定就完全配合,制造企业也很难做到对庞大的渠道进行百分百的管控。所以从信息的角度,最终上报到相关部门节能惠民后台系统的数据本身就存在误差率”。

  为了有效控制终端经销商可能存在信息不准确的情况,家电企业曾经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将财政预拨的补贴款不要一次性全部发给各级经销商,扣留部分押金,等待最终核查结果出来后,再根据数据的真实程度补发尾款”,但是,有关部门为加快节能惠民工程推广见效,曾专门下文要求家电企业必须在财政预拨补贴款下发的当月全额拨付给各级经销商,这一规定无形中增加了家电企业的风险。

  “着急于把补贴资金先拨放下去,这本身就造成了资金的潜在风险与隐患”。上述知情人士认为。

  有关部门的审核流程站不住脚

  在长虹发布的公告中披露,当地财政部门要求退回节能补贴资金达43956万元,同时长虹垫付的9430.50万元应收补贴款无法收回。

  那么,有关部门要求追回这43956万元的依据又是什么?中国家电网记者多方了解到,工信部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这轮节能惠民组织了审核,在被通知退款的过程中,企业只得知了一个审核不合格的结果,并未获知是如何审核的。

  而据记者了解,工信部组织审核的流程包括两条线,一条线是经由财政部获得了原节能惠民工程信息登记系统的数据,来核实这些数据;另一条线是委托会计事务所审查账目和委托电话调查、入户调查等方式。

  上述知青人告诉记者,“首先原节能惠民工程信息登记系统的数据本身就有误差;其次,会计事务所审查账目都不一定能百分百对上;而电话调查和入户调查却还是以偏概全的抽查方式,更何况时隔这么久消费者又如何能明确的回馈准确的信息”。

  “不但有关部门组织审核的方法本身存在问题,而且还是在有误差的数据、票据基础上进行审核,最后再得出一个不合格率,根本就站不住脚。作为制造企业,自己的钱垫出去了,账不但回不来还要退款,企业是不服的”,该知情人如此认为。

  中国电子视像协会1月5日针对企业“骗补”之说的澄清中对有关部门的审核方式问题也提出质疑,该澄清提到:首先,所有的补贴款都是由生产企业先垫付给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而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企业为此配备了大量的人力和物资,承担了巨大的推广费用及垫付资金产生的利息。第二,节能惠民不仅涉及到生产企业、还涉及大量经销商和四五千万名的消费者等环节,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针对所有环节和如此巨大消费群体,进行抽样核查的数据不可能没有误差,误差在核查各环节都可能产生,由于存在误差就说企业骗补是不成立的。同时,也不应把各环节出现的偏差和问题都由生产企业承担。

  最受伤!家电制造企业的无奈和无力

  在“骗补”的黑帽下,作为家电制造企业,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企业老总的心情写照:很受伤,很无奈。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很多家电制造企业都表达了无奈之情,这些企业普遍担心的是几亿或者几千万的“骗补”之说,不但影响了一个几百亿企业的声誉,还在消费者心里造成不好的影响。

  归根结底,这一系列问题的症结还在于补贴政策本身埋下的隐患。“有关部门对市场规律还有企业的运营根本不了解,比方这次退款中涉及的这一轮节能补贴,当时刚刚做推广,一些部门的负责人还着急于市场怎么还不见效。”该知情人士笑称。

  对于历次的家电补贴政策,一些家电企业大佬们曾普遍认为政策刺激实施效果在企业层面并不理想。此前包括家电下乡、节能惠民等政策连续出台让大部分家电企业丧失对上游核心产业链和对核心技术专利大力研发、产品创新的动力。以往政策的出台,企业都以最大限度按政策补贴汇集的型号去生产,每次政策一结束就大幅度调整计划,给行业带来剧烈震荡。

  而曾经的家电政策,也让全行业感受到了“拔苗助长”、“需求透支”后的负面效应。在如今经济新常态下,很多家电企业已经对目前行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形成明确的认知,市场总有市场自己的规律,政策不宜干预过多,最终还是应该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行业发展,倒逼企业的转型升级

投稿报价或其它产品资讯信息,请联系客服QQ:770276607
标签:家电 企业 补贴
产品:服装配套企业 企业背书 智能小家电 小家电IC 小家电电机 企业管理软件 企业制服 企业画册印刷 企业宣传片制作 企业宣传册
相关资讯
我要采购
采购产品
联系电话
采购数量
详细说明
采购发布后需要审核后才会上线
登录
手机版 下载app 热门词 百科词库
万通商务网 版权所有©2016 h665.cn